闵行首次!节水抗旱稻“八月粳”开镰
(资料图)
喜看稻菽千重浪。走进闵行区浦江镇节水抗旱稻示范基地(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金黄的稻田连片生长,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一派丰收景象。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首次在闵行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八月粳”近日正式开镰。
图说:收割机在稻田中忙碌 闵行区农业农村委供图(下同)
早在2021年11月,罗利军团队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余新桥介绍,与上海传统水稻生育期长,占地时间长,水稻生产成本高的特点不同,“八月粳”生育期仅有3个多月,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亩以上。尽管生育期较短,但其米质丝毫不减,做成米饭软糯飘香,食味值可达82分。
节水抗旱稻种植土地是复垦耕地,之前由村民垦荒。对比常规种植水稻的地块,沟渠灌溉、土地性状、土壤质量等基础条件较差。为了试验好节水抗旱稻,浦江镇对田块配备了简易水泵等灌溉设施,并重新进行了土地平整。实践证明,在种植环境一般的情况下,“八月粳”早熟品种表现出了超出预期的良好种植效果。
传统水稻的种植往往需要农田周围保留进排水明沟渠和田坎,这些排水沟面积占农田面积的7.5%以上,在农田利用效率上存在劣势。“和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种植节水抗旱稻不需要开沟开渠,管理简单,提高了农田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利用降水,在雨水充足条件下几乎不需要额外人工灌溉,尤其适合复垦土地种植。”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杰介绍。
图说:“八月粳”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亩以上
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向大家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稻+”产业发展模式:本次开镰后,还可以再收一批再生稻,也可以接茬种植鲜食玉米、生菜或油菜,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都市农业带来更多可能性。这种模式可以优化稻田种植结构,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田增值、农民增收”的绿色农业生产目标,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无论是从完成保基本的粮食生产任务,还是从发展绿色生态节水型农业、提升农业种源科技含量,发展节水抗旱稻都将是闵行农业实现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将来,闵行农业还将进一步围绕节水抗旱稻,在种好卖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指导浦江、马桥等地区发展好稻米产业的新兴业态,让好的品种在闵行的土地上发挥更大效益。
通讯员 李逸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关键词:
相关新闻
- 闵行首次!节水抗旱稻“八月粳”开镰
-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低开0.85%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1.40%
- 天风证券给予北鼎股份增持评级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新兴渠道增速亮眼
- 226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收官:沉浸式体验南粤风韵
- 造梦西游2白霜镜成长率最高是多少 造梦西游2白霜镜
- 眼科学博士陶勇携文学随笔《目光》亮相深圳
- 哔哩哔哩怎么发视频赚钱(哔哩哔哩怎么赚钱)
- 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基调积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再见了,夏天
- 洛阳选手“举起”省运会开幕式后首金
- 检察官,我收到了孩子送的鲜花
- 祛湿气最好的方法目前最有效的(夏天湿气重的人怎么排湿)
- 厄瓜多尔一总统候选人称其就餐场所发生枪击事件
- 庆巴中建交49周年 巴西各地掀“中国风”
- “早教第一股”美吉姆陷闭店潮?有门店退费或超 400 万,有员工只拿到七成工资
- 2023年养老金调整步骤有哪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涨多少?
- 现在!招募成员单位啦!
- 许家福:吃西瓜
- 笑靥如花怎么读 笑什么如花笑靥如花怎么读
- “巴蜀粮仓”水稻高产栽培测产验收 平均亩产864.1公斤
- 省发展改革委“发改讲坛”第三期开讲
- 秀强股份2023年上半年净利1.23亿 同比增加2.89%
- 日本核心CPI连续23个月同比上升